2017年安徽公务员申论热点:干部私分骗补算什么“能耐”?
[导读]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干部私分骗补算什么“能耐”?让空壳企业“起死回生”、骗取群众签领、虚报假坟……这些招数都是奔着拆迁款&ldquo
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干部私分骗补算什么“能耐”?
让空壳企业“起死回生”、骗取群众签领、虚报假坟……这些招数都是奔着拆迁款“雁过拔毛”。近日,长沙市望城区乌山街道高冲村套取私分征拆补偿款窝案的惊人黑幕,时隔三年终被揭穿,涉及16名党员干部,涉案金额达到600多万……(12月6日澎湃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成效百姓都看在眼里。随着拍蝇打虎的纵向深入,那些藏匿颇深的贪腐旧疾也慢慢显露水面。少数党员干部在仕途中官念模糊、以权谋私,是对党员形象的极大抹黑,是时候该狠狠整治了。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如果不坚决、不扎实,管辖范围内腐败蔓延势头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会暗潮涌动。近日,长沙市望城区查处并通报11起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涉及16名党员干部,涉案金额超过600万。这即说明,反腐之路永远没有终点,对于领导干部“瞒天过海”的贪腐“能耐”需要重拳整治。
就拿征拆工作来说,征拆补偿金往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些名存实亡的空壳企业,在领导干部的“周旋”之下,竟然“起死回生”。比如,以虚构的人工过渡安置费、停业停产补助费等名义,在企业被征收时获得更多的补偿费。一面是被征收企业想多“搞点钱”,另一面是领导干部想借此“捞好处”,变相拔高征收补偿金自然一拍即合。在这个问题上,扮演着“把关人”角色的领导干部更加让人愤懑,没有贪婪思想作怪,此类现象就会丧失发生的可能。
事实上,“官员失信”往往与当事官员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有关。要么自恃“为公家办事”,要么自恃“有公家身份”,结果都是漠视诚信原则,无视法律边界,乃至公私“混搭”,权法不分。
[参考对策]
中公教育总结,一方面,法院应该以更大的公开,披露这些失信官员的相关信息,使之接受社会监督,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倒逼失信官员检点并约束自己的行为,免于继续失信。对于那些个人失信的官员,不妨也采用当下法院对一般老赖的惩治路径,诸如限制高消费行为、不得贷款买房等等,官员没有任何理由自外于这些条款。
另一方面,针对公职人员的相关制度也该跟上。比如,中办、国办近期就发文明确,在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应作为其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应该说,这样的“禁止令”十分必要,如果一边欠债不还、失信丢人,一边还要评优升职、仕途得意,无疑是在助长失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