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务员面试热点:服装之都倒卖童工,到底是谁的问题
[导读]2017公务员面试热点:服装之都倒卖童工,到底是谁的问题
2017省考面试热点 |2017省考每日一练 | 安徽2017备考技巧 |
媒体报道,江苏常熟很多服装厂通过中介从云南等地购买童工。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在工厂里没日没夜地干活,只要不听话就会挨打;他们不干到年底就拿不到工资,被扣押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以防逃跑,甚至遭受暴力……
面试热点独点解析 |
@京华时报汤嘉琛:或许卷入舆论风暴的工厂会被处以罚款,童工会被送回老家,但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想过接下来的故事--工厂很可能等风头一过继续购买童工,那些被送回老家的孩子要么只能重回贫穷生活,要么会去别的工厂“再就业”。围观者热衷于给出各种药方,比如呼吁政府加强监管,呼吁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力度,呼吁用政策保障贫困孩子入学,可问题是,这些建议要么只能管一时,要么短期内看不到成效。或许正因为如此,那些童工在受访时完全不信“读书改变命运”那一套。如何解决童工问题,我也给不出多么高明的意见。我只是隐约觉得,无论是媒体、网友还是监管部门,都不应该把这个问题看得太简单。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有那么多孩子被迫成为童工甚至“乐于”当童工,一定说明我们的社会在某些地方出了问题。至于问题该如何妥善解决,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种考验。
@人民网蒋萌:贫穷就像是一种疾病,在欠发达地区一辈人一辈人地传染,让身处那种境遇的人们有着看不到边的绝望。对一些童工而言,在家里其实感受不到什么温暖。这一方面是因为物质极度贫乏下温饱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某些“越穷越生”的父母无暇关爱那么多孩子。在城里人听到“当童工有肉吃,不想回家”倍感心酸之时,一些山里娃却说出了当童工反而比在家“好”、宁可在工厂“当牛做马”的残酷现实。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些童工被解救后还会选择“再就业”。无良企业与老板恰恰瞄准了这一点,对童工可劲儿地欺压与剥削,血汗工厂必须被严惩。坦白说,让这些学习底子差、教育环境差、家庭条件差的孩子重回校园,指望他们读书改变命运,并不现实。让这些孩子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让已满16周岁者“半工半读”,可能是更有效的帮助。
@新京报戴先任:这些孩子们被中介“贱卖”到服装厂,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据报道,这些服装厂对待童工极为粗暴,为了让童工多干活,甚至使用暴力对待这些孩子。老板还会扣押身份证、银行卡、手机,让想离开的工人离开不了,而且不到年底,还领不到工资。服装厂本就漠视员工权益,更何况童工还没有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更不会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童工的劳动权益更是遭到了粗暴的践踏。此次媒体掀开了常熟服装厂非法使用童工的一幕,不由让人感叹今夕何夕。
早在1991年4月,国务院就已颁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用人单位被禁止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但企业非法使用童工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媒体与舆论的关注,法律的约束,也不能阻止企业使用童工。
常熟的一些服装厂招收童工、虐待童工,在当地已经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为何执法监督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进行遏制?这已经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违法行为。服装厂通过扣押身份证,通过暴力相逼来强迫童工卖苦力。如果确认存在非法拘禁等情形,服装厂老板甚至涉嫌刑事犯罪。这些需要公安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依法厘清并追究服装厂老板的相关责任。当然,对于非法倒卖童工的中介,也要依法予以追责。
企业非法使用童工,甚至粗暴践踏员工权益;孩子们如同成了被奴役的奴隶,被肆意盘剥,这些都不应发生在法治社会。目前此类现象在全国范围内还普遍地存在,这是法治社会之耻,更是职能部门之耻。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管,完善责任制,对于失职渎职的相关部门,也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