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预测:“鼠头鸭脖”事件经过半个月调查,最终调查证实是鼠头,通报“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导读]面试热点预测:“鼠头鸭脖”事件经过半个月调查,最终调查证实是鼠头,通报“异物为鸭脖”结论是错误的,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作答参考:
各位考官,“指鼠为鸭”事件历经了大半个月的波折和起伏,终于在最终的调查结果公布下落下帷幕。一场现实版的“鼠头现形记”,带来的警示值得细细思索,只有从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类似的“闹剧”再度上演。具体而言,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涉事单位责任失守,导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堪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民生,关系群众安全的重要议题。尤其在这起事件中的学校食堂,数千名学生每日一日三餐,所以当正常的餐食里面吃出了类似“鼠头”的异物,才会如此刺痛人们的神经。而且据网友披露,该食堂出现的类似食品安全问题不止这一起。在频频爆雷之下,食堂经营管理竟一直未受到任何的影响,这才是网友们关注和热议的焦点。
第二,初步的处置非常魔幻,引发了公信力危机。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学生网上披露了曝光视频后,当地市场监管局却很快发布回应,并通过学校官方微博通报:饭菜中的“异物”经送检证实确认为鸭脖。而后甚至找到涉事学生现场书面证明,并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让一众网友大跌眼镜。明明眼见为实的“鼠头”为何这么快变成了“鸭脖”?送检的流程是怎样,如何证实是鸭脖的?图片中被质疑是老鼠牙齿的白色条状物,到底是什么?这些关键信息的缺失,不仅没有打消疑惑,反而呈现一种“欲盖名章”的遮掩,引发质疑,公信力也随之受损。
第三,一味瞒天过海,反而引发舆论危机。事实上,通过这起事件,不难折射出一些基层单位和干部,不懂网络,不懂舆情。一味的想要通过遮掩真相,屏蔽信息,操控舆论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实际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实信息才真正是网络舆论定分止争的“灵丹妙药”。面对舆论压力一味“堵”,不让人说,放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已然行不通了。只有用掷地有声的行动,尊重事实的回应来“疏”通舆情,才可能赢得网友的信任和尊重,才是“教科书式”的回应。
当然,事件真相虽已查清,但后续处理仍未终结,我认为要让这个事件真正发挥效力,还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第一,严加处罚,追踪处理结果。通报中强调对“吊销涉事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对涉事企业和法定代表人顶格处罚。”涉事食堂是否可以通过处以罚款以儆效尤,另外还可以纳入黑名单中,不让这样的污点食堂再“重出江湖”。同时,对于涉事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处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也应该予以记过、记大过或降级或者撤职处分,甚至给予开除处分,以儆效尤。同时,在相关单位内部还要开展警示教育工作,让“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铭记于心,外化与行。
第二,正视问题,积极应对舆情。这是事件,我认为也给公职人员和相关部门敲响了一次警钟,“公”字是网络舆论场压倒一切的是非对错评判标准,要牢记“公平公正公道不能丢,公心公义公德不能松”。同时,一定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准则,面对舆情,既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胡言乱语”。只有用真心、真情、真意查清真相,以“公”待人,才能收获群众信任,维护单位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