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禁酒令”的出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导读] 近日,甘肃省庆城县印发了《关于禁止公职人员饮酒的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全县公职人员一切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该“禁酒令”明确规定,县内公务活动,一律禁
近日,甘肃省庆城县印发了《关于禁止公职人员饮酒的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全县公职人员一切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该“禁酒令”明确规定,县内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重大外事活动、招商引资活动以及接待县外公务活动人员,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按“一事一审批、一事一购买”的原则,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该单位或该项工作的负责同志审批,同时严格控制提供酒类的数量和标准。
热点预测
“禁酒令”还规定,公职人员不论是正常上班还是节假日值班、执勤或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
“最严禁酒令”的出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喝酒误事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共识,对公职人员的“禁酒令”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十八大后,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推行,各地、各部门陆续推出“禁酒令”。近年来,“禁酒令”不断加码,适用时长从中午扩展到全天,范围从工作日扩展至工作日和节假日值班。酒精可以麻痹人的神经促使人做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和讲话,对于普通人来说知错就改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公职人员来说试错和改错的成本就太高了,因此对公职人员提出禁酒是尤其必要性的,但是在中国又存在根深蒂固的酒桌文化所以仅仅一刀切的干预到公职人员的私生活就难免有点不近人情了,所以我认为应该全年客观的看待甘肃省庆城县的最严禁酒令。
第一,做法初衷可以理解。“最严禁酒令”出台和落实的初衷是为了有效的提升公务效率和质量,遏制不文明的酒桌文化塑造优质的公务形象。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严抓公职人员工作纪律,纷纷出台各项禁酒措施。从工作时间禁酒,到工作日中午禁酒,再到现在的工作日全天候禁酒,无非是担心过度饮酒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职人员的严管厚爱,有利于减少饮酒误事,从公务伦理上看,也可以视为公务人员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而做出的权力让渡,有一定的合理性,值得理解。
第二,行政命令有其效果。最严禁酒令出台之后再很大程度上约束和规范了当地公职人员的饮酒情况遏制了不良酒桌文化,充分体现了行政命令的约束力,也避免了部分公职人员因酒后误事和发表不当言论的情况出现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过酒桌行腐败之事堵住了这一腐败途径。
第三,权力越界实在不妥。最严禁酒令涉嫌公权力过度介入私人生活,缺乏法理依据,可能造成不良效仿。八小时之内禁止饮酒值得点赞,但一刀切地对工作以外时间强制性禁酒,有过度干涉个人私生活之嫌。在八小时之外,公职人员也有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的权利。政府的公权力对公务人员的私权利介入过深,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嫌侵犯了公职人员的合法权利。而且,此举极可能引发民间效仿,一些非政府单位可能也会模仿这种做法,侵犯员工正当权益。
第四,治理还需多管齐下。一刀切的文件内容难免会存在以罚代管的嫌疑,要想有效治理公务饮酒的情况还需要多管齐下,比如,可以通过内外监督,严抓8小时内禁酒令的落实,对于8小时外的饮酒问题,以宣传倡导为主,号召公务人员严格自我管理。同时,针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完善问责惩治细则,引入好差评制度等有效的问责监督手段予以保障,在法理范围内为公职人员划出纪律红线。
第五,出台文件也要慎重。全天候禁酒缺乏操作性,和提升工作质量没有因果关系。工作时间之外饮酒或者在家饮酒,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实施起来缺乏操作性。这样难免最后由于落实不到位而出现朝令夕改,从而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情况。因此政府部门在出台相应文件时应该科学制定慎重出台立足在调查研究的前提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