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史常识积累
[导读]中国古代科技史常识积累
一、春秋战国
1.哈雷彗星
我国是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2.流星雨
我国是最早记录流星雨的国家。《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
3.《石氏星经》
战国时期天文学家石申的记录,编成《石氏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
二、两汉
1.太初历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规定一回归年为一年,一朔望月为一月,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
2.太阳黑子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出自《淮南子》中“日中有踆乌”,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月食东汉时,张衡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置,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除此之外,张衡发明地动仪并且改进浑天仪。
三、唐宋
1.大衍历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2.《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的突出贡献在天文学方面,在《梦溪笔谈》中提出“十二气历”,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年的第一天为立春。这种历法有利于农事安排,它既与 实际星象和季节相合,又能更简便地服务于生产活动,可惜,由于传统习惯势力太大而未能颁布实行。
3.郭守敬作有《授时历》,其法以365.2425日为一岁,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是古代最精确的历法,其精度与公历(指1582年《格里高利历》)相当,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
- 上一篇:常识考点:身份证的秘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