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教师招聘题目
[导读]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2.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
1.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2.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3.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韵是(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定
4.历史上最早进行专门教育调查的学者是( )。
A.恩格斯 B.费舍 C.赖斯 D.肯德尔
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因材施教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6.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7.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 )。
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8.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知识。(判断题)
9.国家课程在实施上具有可选择性。(判断题)
10.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简答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2.【答案】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3.【答案】D。解析:非正式评定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
4.【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进行专门的教育调查是美国学者赖斯于1897年所作的学校拼写练习。
5.【答案】C。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6.【答案】B。解析: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7. 【答案】ABCD。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加速个体发展,具有延时价值,开始个体特殊才能,故ABCD均选。
8.答案:√
9.【答案】×。解析:国家课程侧重于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素质,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10.参考答案:(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
(3)组织材料;
(4)分析资料;
(5)报告结果。
1.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2.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
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3.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 )。
A.马上热敷 B.马上揉搓患处 C.马上冷敷 D.什么都不做
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 )。
A.方向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必然性
6.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B.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
C.粉笔、黑板、模型、标本
D.福禄贝尔的“恩物”
8.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判断题)
9.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一定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判断题)
10.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简答题)
1.【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答案】D。解析: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3.【答案】D。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人的个性、品行如同自己的面貌一样,各有不同,就说人与人之间的个性不同,存在着差异性。
4.【答案】C。解析:扭伤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时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凝血,控制伤势发展。
5.【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6.【答案】D。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 【答案】ABCD。解析: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通过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手段。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和福禄贝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粉笔、黑板、教鞭、模型、标本等,大多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新型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的应用等。
8.答案:√
9.【答案】×。解析:“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10.参考答案: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