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上,安徽大踏步向前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从一穷二白的“老大难”到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从多灾多难的传统农业省到冉冉升起的新兴工业省,从闭塞落后的内陆省份到内外联动的开放新高地,从新中国成立时青壮年文盲超过千万的科教文卫事业“后进生”到科技创新领域并跑领跑的“拔尖生”……
14万平方公里江淮大地的百年沧桑巨变和跨越变迁,激荡着深沉的历史回音,将“中华复兴”这部壮丽史诗的安徽篇章,挥洒得恢弘激越、气势磅礴。
安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进征程,就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辉煌历史的生动注脚。
历史就像一列永不停息的列车。透过时间流逝的轨迹,世人更能把握住沧海桑田背后的巨变铁律和缘何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前进真理。
不懈奋斗才能改天换地,科学方略才能指引前行,砥柱中流才能无惧风浪,永葆初心才能领航发展。沿着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扩大开放,才能激荡起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7000多万江淮儿女拥抱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百年安徽发展实践雄辩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依靠人民,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在“一穷二白”的农业省走出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之路
显示世界,看见未来。今年6月17日至18日,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举办。
新型显示产业是万物互联时代支撑消费升级、生活品质提升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集群。“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显示产业发展都有示范作用。”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
接续奋斗,未来“正来”。进入新发展阶段,安徽涌动着以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为代表的增长点多点闪耀、增长极千帆竞发的发展气象,实现了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方阵的历史性跨越,照亮着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这个“看得见的未来”。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当江淮儿女以无比豪迈的心情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家园之时,更应当凝望过去,回望我们党领导着广大安徽人民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和基础之上开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
江淮水患频仍世人皆知。1949年和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和长江流域连续两年发生洪涝灾害,皖北、皖南两区900多万名群众受灾。
灾情发生之时,中共皖南区委在一份决定中明确强调“帮助他们(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哪怕是一件小事,能解决的就要解决”“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订出具体计划,能作一点就作一点,力戒生产救灾中的空谈主义和官僚主义。”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党领导新生的人民政权战胜了洪涝灾害等严峻考验,在江淮大地上团结带领人民拉开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大幕。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寻找通往未来的钥匙。是什么成就了安徽的“逆袭”?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充分利用我省资源条件和基础,一任接着一任,锐意突破攻坚,用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发展成果书写江淮大地新貌、谱写惠民利民新篇。
党领导安徽人民在一个“老大难”的农业省份不断探索和拓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崛起之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面貌,建设美好家园。
1949年3月,淮南矿区解放不久就成立了淮南煤矿局。1950年1月,马鞍山矿务局成立,当年5月,铜官山铜矿恢复建设。到1952年,全省已经建立国营企业650家,依托这些国营企业,逐步奠定了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我省明确提出发展轻工业、电子工业和消费品生产,积极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不断健全工业经济体系,一度造就了“轻工大省”的美誉。之后,又大力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推动家电、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异军突起。进入新世纪,我省明确提出工业强省主战略,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路。
早在1982年,省委召开小城镇建设座谈会,赋予小城镇“改变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的战略意义。1984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安徽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之后,随着大城市促进经济发展和要素聚集功能不断凸显,我省更加重视发挥合肥以及芜湖等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江城市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入新世纪之后,更加明确提出中心城市带动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全省城市体系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不断强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在更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加快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领跑全国,在全部的工业产值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值占比已经超过40%。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我省积极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以33项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努力让新市民在城市过上更有尊严、更有保障的新生活。“十三五”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提高到56.9%。实现了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标志性跨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领导安徽人民在一个人口大省闯出了一条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广泛调动人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建功立业、在改革中多得实惠的发展之路,从根本上激发发展动力,造福江淮儿女。
小岗村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赋予了我省独特的“改革基因”。传承“大包干”精神,我省在农村税费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股权激励分红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均等化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等方面锐意争先,不断以制度创新增优势、添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深化“放管服”改革,用权力的“减法”“除法”换取活力的加法乘法。首创政府权责清单模式并向全国复制推广,省级行政权力事项保持全国最少,在全国首推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打烊”服务。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江淮大地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创造热情,今年一季度,全省市场主体数量首次突破600万户。
市场主体是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
从改革开放之初放手“傻子瓜子”为个私经营闯路,到全面深化改革搭建人民群众建功立业舞台,充分调动7000万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创业创新活力涌流,把民智民力转化为内生动力,为安徽腾飞注入不竭的活力泉源。
创新是第一动力。下好创新“先手棋”,矢志不渝把科技创新锻造为腾飞引擎,闯出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之路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等人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从中国第一台VCD、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到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机等一项项“世界第一”展现了安徽创新的“闪光轨迹”。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为何充满想象力的“创新火花”,持续在安徽这片土地绽放?
安徽素有最具优势、最可宝贵的“创新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安徽发展史,也是一部求新求变、锐意进取的创新史。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安徽率先抓住了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科技资源布局调整的机遇,在集聚科技资源上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奠定坚实根基。
1970年,仅有学部委员2人、教授9人的中国科技大学南迁安徽合肥。50年来,从“墨子号”到“九章”,这所高校扎根安徽这片“创新沃土”,成为勇担科技高峰的攀登者和科技无人区的探路者。
1978年9月,中科院合肥分院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成为国内领先的大科学工程性基础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43研究所等国内顶尖的大院大所,在上世纪80年代初相继开启从西部地区外迁的历程,几经辗转之后相继落户安徽。
正是因为安徽向他们张开了最为热情的怀抱,在物资紧缺的背景下,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更好的落户条件。
高校院所的入驻,构筑了安徽的“创新宝库”,塑造了科技创新的“一手好牌”,这背后是安徽“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的长远眼光。
从明确提出“科教兴皖”战略到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从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建设到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建设,从建设合肥重要科教基地到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安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路径愈发清晰,步履更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创新,再到制度创新,安徽在创新能力建设上全面布局、多点突围、重点突破。
科研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而建立科创平台尤为关键。建成用好科研的“大平台”,才有创新的“大舞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肥滨湖科学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高规格建设重大创新平台,集聚高精尖创新资源,安徽搭建引领性创新平台加速“领跑”。
中科院院士杜江峰曾不无感慨地讲述这样一段经历: 2010年时他的研究团队购买一台国外仪器,遭遇对方漫天要价、维修拖延等种种怠慢,因为我们自己不会生产。仅过了几年,源于杜江峰院士实验室技术的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出的第一款商业化产品,就是当年困扰杜院士的那台仪器,打破了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并且在关键指标上实现超越。
事实证明,唯有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才能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打破“卡脖子”难题。
安徽走“科创+产业”道路,聚焦“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部署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研发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领先一步”推动产业创新“领先一路”。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增幅已连续5年保持11%以上增速。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必须大力开展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安徽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推进科技成果由“实验室”向“大市场”迈进。
安徽创新馆打造成“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科技大市场。率先探索“人才+成果+金融+基地”的成果转化模式,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完善“股权分红”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以股权、期权、分红等多种方式激励核心科研团队和管理人员。
安徽作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整体推进超过70项制度创新,一项项突破性的制度设计,畅通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对接通道。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叠加效应,让科技的动力更澎湃,人才的合力在蓄积,体制的活力再释放,创新的想象力始终延续。
协调是制胜要诀。立足独特省情,锻造重点增长核引领、多点增长极支撑,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既是发展手段,也是发展目标。
长江淮河横跨全境,江淮分水岭横亘中部,西部南部群山绵延。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我省在很长时期内都面对着特殊的省情: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差异显著,基础设施薄弱……
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均衡“用力”,在补齐短板上多发力,“用十个指头弹钢琴”。
多年来,农业大省安徽一直在为农村发展探寻出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力发展小城镇,到探索建设“阜阳乡镇企业制度建设试验区”,再到鼓励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全力探索在县域工业化进程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之路。
进入新世纪,安徽立足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县域工业化持续加速,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度一度与城市经济并驾齐驱。
如今,安徽进一步明确了县域高质量发展路径,启动建设县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激发县域发展新动能,同步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振兴县域经济,为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闯出一条可行路径。
城乡统筹,关键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推动城乡携手一体奋进,我省出台一系列富有含金量的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喝上干净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过上现代生活。江淮大地上,城乡联系日益密切。
锻造引领增长核,打造多点增长极。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合肥都市圈,到皖西、皖南、皖北,“一圈五区”协同发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奏响发展强音。
2021年前两个月,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联宝科技公司迎来营收爆发。联想集团副总裁、联宝科技首席执行官柏鹏将之解读为:“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布局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关键人才的引进,配套的物流,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能实现本土化合作。”如今,联宝公司60%以上的机构件来自合肥当地和都市圈内的六安、滁州等地,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超过70家。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对标苏南和杭嘉湖,瞄准高能级、高品质的方向,吸引沪苏浙优质企业落地生根。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建设,围绕补链、延链、强链,建设承接平台。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农业、林业特色产业不断实现增长;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也从生态建设、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力,不断深化业态融合,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发展布局优化升级,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互补,一首协调发展的“交响曲”旋律悠扬。
居中靠东、连南接北、左右逢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赋予了安徽广阔空间。
早在1982年,长三角一体化以“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出现;1992年“长三角城市群”一词横空出世;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安徽,经历了从长三角一体化的“旁听生”到“插班生”,再到“正式生”的转变。
从“蓝图规划”到进入“密集施工期”,从“共识”全面转向“共建”,沪苏浙皖之间的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布局落子如飞,一连串新变革揭开大幕,推动长三角在更高质量一体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合肥在建的全球最大量子实验室呼之欲出,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互动,协同建设“创新翅膀”上的长三角。
三省一市“四手联弹”,一体化步伐更加有力。新时代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中,安徽正留下更加精彩的乐章。
开放是必由之路。始终坚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以制度创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
海,是开放的代名词。“不靠海”的内陆省份安徽,却一直保持着对大海、对开放的向往。
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黄山时就明确提出“对外国人开放”的要求。1980年,芜湖港开辟为外贸港口,打开了对外开放的通道。
坚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安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198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简化外资企业审批流程,出台税收减免政策,随后,全省首家外商投资企业——安利合成革股份公司成立。当年,这家公司一周时间生产的合成革,就能从合肥铺到上海。开放以独特的活力,让一个内陆省份受到深刻的洗礼。
1986年,美菱电器引进意大利企业的国际先进生产线,仅问世1年就让美菱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从上世纪80年代“远学粤闽、近学江浙”到90年代“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从实施“外向带动”“东向发展”战略到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安徽开放发展的定位愈加精准、开放发展的姿态愈加主动、开放发展的舞台愈加广阔。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主动接受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辐射带动,坚持构筑开放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在辗转多地后,上海同华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袁巍峰决定将厂房落户在“不靠海”的安徽马鞍山郑蒲港新区。“有了开放口岸,境外进口的肉类食品不用再经过其他港口转运,货物入区还能享受保税等优惠。”谈及落户的原因,袁巍峰这样说道。
位于长江马鞍山段左岸的郑蒲港区码头,拥有9.5公里的深水岸线,是万吨级深水港口资源。如今,安徽建成了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安庆港、池州港等水运一类口岸,“向海求变”的坚持,让“通江达海”的梦想得以实现,安徽在坚持开放发展中拥抱世界。
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安徽以开放促改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制度型开放打造双循环重要战略节点。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安徽积极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保市场、保份额,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全省外贸在变局中表现出了极强韧性,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疫情之下,逆势而上,安徽外贸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0年,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406.4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同期增长14.1%。
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安徽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推进更高水平合作发展。
从全线贯通商合杭、合安高铁,全省高铁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一,到打造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和芜湖(京东)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再到一趟趟“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驶向欧洲,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
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安徽自贸试验区发挥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功能,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开放力度,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聚焦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的各自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
“安徽自贸号”这艘巨轮已扬帆起航,将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皖美旅航。
高起点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是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的关键路径。
2020年4月底,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安徽合肥,建立总部管理、研发、销售服务、供应链制造一体化基地。 “合肥有着一流的营商环境。我现在见到很多企业家,都会跟他们说赶紧来合肥。”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说。
安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开展创优营商环境系列提升行动,在企业开办时间、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20个方面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攻坚长期困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堵点痛点,建立常态化“四送一服”点对点服务企业制度机制。
省长王清宪强调,要加快打造政府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市场主体感到舒服的营商环境。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将在融入安徽腾飞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全国工商联女企业家商会会长、苏宁环球集团公司总裁吴兆兰今年4月份到访安徽时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
回眸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眺望前方,初心历久弥坚。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机遇和挑战并存。全省上下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让兴皖富民的“安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上扬帆破浪、矢志前行!(执笔:胡旭 王弘毅)
添加国培教育客服
- 上一篇:安徽究竟有多红?
- 下一篇:深学细研,悟深悟透 安徽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