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教育

国培教育,公务员培训,事业单位

今天是:

面试备考知识点扩充-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信息来源:作者:点击率:日期:2021-02-08 15:12:25

[导读]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从总体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从总体上看,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农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征。这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其他国家农业发展模式,而应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与美国的平原农业、以色列的旱作农业、荷兰的设施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相比,我国农业的最大特征就是多元化。例如,东北地区人少地多,适合发展大规模粮食生产;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适合发展旱作农业;东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多样,劳动力、技术等资源具有优势,适合发展多样化农业和都市农业;西南地区地少水丰,丘陵、山区并存,适合发展特色农业。资源禀赋的多元决定了产业发展类型的多元。应立足于不同资源禀赋和生产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从传统农业角度看,我国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可以提供全球最多的农业产业类型和农产品种类,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农产品需求。从新产业新业态角度看,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功能农业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丰富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类型类别。产业形态的多元蕴藏着我国农业深厚的潜在竞争力,而新产业新业态可以拓展产业发展边界、厚植产业发展基础。应着眼于提升农业竞争力这一重要目标,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差异大,因而经营主体也具有多元化特征。经营主体多元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演进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大国小农是农业经营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新型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发展。目前,不仅有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而且有黑龙江农垦等国有经营主体,还有广泛存在于大城市郊区、东部地区的集体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所有制构成多元、组织形式多元、利益联系机制多元,在现代农业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共同构建起多元化农业经营体系。不仅如此,主体多元还意味着在农业分工分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面有充分的资源配置潜力,各类专业人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应根据各地实际和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激活农业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

  近年来,我国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需要就巩固和提升国内供给能力、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行长远谋划和统筹考虑。我国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应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多元化农业国际贸易格局,既主动扩大紧缺农产品进口,又推动农业资源、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不断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推动新时代农业发展,还应通过多元化政策组合,靶向定位、精准施策,持续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在补贴政策上,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由支持产业发展向生态补偿拓展,由直接生产补贴逐步转向生态环境补贴。在金融政策上,鼓励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主体的金融需求。在保险政策上,推进扩面、增品、提标,创设更多险种,覆盖更多农业产业、主体和品种,从保成本向保收益、保不完全成本到保完全成本转变,更好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农业现代化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的每一次飞跃都会引起乡村发展的现代化变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动力、人才动力、产业动力。

  提供科技动力。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现代科技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历史上,正是由于农业技术形态的不断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演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乡村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比如,用现代科技提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造农业,能够加快劳动力文化素质提高与管理创新的速度,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变量。当前,科技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有力促进了乡村多元发展并加快新动能成长,重构乡村产业链和价值链,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专业化分工,也让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直接推动力。

  提供人才动力。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生态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是其基本目标。农业现代化将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既是乡村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现代化的前提与保障。还应看到,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推动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农业比较效益的高低决定着乡村人才的去留。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价值不断凸显,农业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不断提升。这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乡村、投身农业,从而打破长期以来人才由乡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形成返乡创业、资本下乡的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乡村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互相作用、相得益彰。

  提供产业动力。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产业、核心产业。只有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乡村才会有活力,农民才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兴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通过顺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合理的产业结构、先进的生产方式、现代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健全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为乡村产业兴旺提供强大基础动力。

QQ截图20191208155351.jpg

皖ICP备17001778号 -1Copyright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